近日,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公布了全区教育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名单,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机”动人“兴”——“1234”匠心助力乡村振兴工程》获评全区教育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


机械工程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发挥机械专业优势,秉承“以工促农、服务社会”理念,将匠心精神融入乡村振兴工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和创新思维,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升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党建引领,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用匠人精神改良出高品质的机械设备,以推动乡村振兴工程的发展的“1234”匠心助力乡村振兴工程。具体表现为以实现“用机械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1个终极目标,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2支队伍,依托“师徒工作室”“党支部”“团委学生会”3个平台,以“乡村振兴工作队”“暑期社会实践”“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技能培训”4个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农机改造、社会实践、技能培训等科技赋能手段,为乡村振兴插上“机械”翅膀。

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安装起重设备
产教先行,将科研做到祖国的大地上
依托学校党委的资源优势,党总支主动请缨围绕三江县滚良村支柱产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教研室、师徒工作室、学生科技小分队共同参与的农机改造行动,两年来,开展滚良村实地调研4次,形成《滚良村机械器械现状及需求报告》《滚良村机械设备调研报告》《科技支农小分队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3篇,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5次,成立振兴行动协调组、建筑机械振兴组、伐木机械振兴组、木材加工机械振兴组4个工作组。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期,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滚良村筹集医疗物资一批。组织两个由副教授带头的振兴组开展起重设备和树木剥皮设备的改良研发小组共计20余人,为滚良村捐赠价值2.5万元的起重设备、树木剥皮机等农机设备,助力滚良村产业振兴。

巴马县巴那村农机改造
围绕巴马镇巴那村火龙果支柱产业,围绕“智慧农业”“乡村产业体系”“先进农机”等项目,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3期,撰写调研报告2份,项目入选2021年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与此同时完成果园农药喷洒机改良1期、水肥滴灌系统改良2期,每年为基地节省成本1.5万余元。三是依托机械装备师徒工作室,由教师党员、高级工程师担任指导老师带领17名学生针对现代农业收割(收获)等领域机械开展创新设计,现已完成自动化桑叶采摘设备创新设计、马蹄采摘收集创新设计2项,入选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训练计划项目2项,联合申报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巴马县巴那村滴灌系统改造
实践育人,推动理论学习走心走实
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聚焦社会民生和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带领党团师生先锋队伍围绕乡村振兴产业机械进行创新、改造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培养学生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懂得感恩的意识,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接受专业实践教育,不断锤炼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